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晚照

李梅樹(1902-1983)生於日治臺灣桃仔園廳三角湧(今新北市三峽區),就讀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時深受西洋繪畫薰染而興起習畫意念。李氏於1928年赴日習畫,翌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東京藝大前身),師事小林萬吾(1870-1947)及岡田三郎助(1869-1939)等,奠定寫實風格的深厚基礎。1934年與友陳澄波(1895-1947)、顏水龍(1903-1997)等人共創「臺陽美術協會」。1947年主持重建三峽祖師廟,多次入選臺展、文展,奠定其為臺灣重要西洋美術家之歷史地位。。 李氏畢生致力於寫實風格,即便歷經過野獸派(Fauvism)、抽象繪畫潮流,仍秉持其藝術理念,早期以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外光派手法呈現臺灣風情,中期試圖回到最真實的視覺經驗來創作,晚期以照相寫實為主,運用透視法呈現空間的深度,鮮豔明亮的色彩是他不變的風格。此外,建廟經歷不僅形成他對臺灣民間藝術的關注,亦深刻實影響其創作。此作《晚照》屬晚期創作,以夕照時分之光影表現為主題,光線自右上方穿透雲層、灑落山巒,前景為背光面,以暗綠與赭紅色呈現林木茂密之感,中景山巒右方為主要受光面,黃、橘、紅色的搭配充分表現夕光返照的奇異色彩,左方採用藍色以平衡整體色調,可見其東西方繪畫風格的融貫與對故鄉土地的深刻情感。 出處:邱俊達,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