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祥靳衍段

葉火城(1908-1993)出生於臺中豐原,1927年畢業於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學期間曾受石川欽一郎(1871- 1945)指導,1927年即以《豐原一角》入選第一屆臺展。戰後曾赴日本考察美術教育,並時常於歐洲等地旅遊寫生,留下大量的風景作品。葉氏在臺中縣一代皆有多位藝術家出自其門下,因此又有「豐原班」之雅稱,同時他也於1974年參與「中華民國油畫學會」、「葫蘆墩美術協會」的創設,畢生皆將其熱忱傾注於藝術創作與美術教育的天地。 《天祥靳衍段》為中橫公路上的其中一段,鄰近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畫面中垂直而立的山壁肌理,各自聳立於畫面的中景、遠景,葉氏以其擅長的厚塗法,將嶙峋、崢嶸的山壁表面呈現出來,營造了巍峨聳然的畫面氛圍。畫面中心為通往前方的石橋,直立的山壁則由多重色塊組合而成,灰、褐與黃色夾雜相間,形成不同層次的光影效果,並在層層堆疊的厚重顏料中,呈現了山壁厚實、塊狀的肌理質地。右方緊鄰的山壁則以紅褐色表現,河流於山壁下蜿蜒流過,將觀者視線引領至遠景山壁中,使此作的平視視角不使人感到過於狹隘,反而予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遐思。葉氏對於風景作品多屬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風格表現,然而此作卻略有如塞尚(Paul Cézanne, 1839- 1906)般,將物件理性分割的創作語彙。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