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星預言(I)

蔡宏達(1967-1996)生於臺北市,出生三天即被診斷罹患先天性血友病。他就讀師大附中時開始習畫,決定報考美術系。1986年入學文化大學美術系,大三時接觸版畫創作,直至過世的數年間,作品屢獲國內外版畫大獎。他的版印以金屬凹版為主,充分反映生命的有限與無常,用隱喻探討宇宙的生滅,以及對歷史、社會與科技文明提出質疑。其畫風精密細緻,色調灰冷嚴峻,構圖可將人引入一個超越現實的異想世界。1990年與同學在陽明山成立「火盒子版畫工房」(「火盒子」意指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致力臺灣現代版畫的推動。   運用蝕刻法(Etching)製印的〈行星預言(Ⅰ)〉(1991),在亂中有序的布局中,夾雜著濃重的神秘詭譎氣氛:由磚塊平鋪的地板上,散置著岩石、植物、異變的貝殼、內藏裸女的箱子、不知名的物體……;空中吊著燈具、電話、機械開關……;背景排開的是古堡、起重機、別墅、風車……。作者把這幅圖畫經營得像是一個舞臺場面,每個物件都宛如演員,當光線戲劇化的打在主要景物的身上,它們因明亮而突顯;而那些懸在半空中的,則有如等待被操弄的懸絲傀儡。整件作品構圖繁瑣、層次豐富,從鑄有「Formosa」的石塊來看,蔡宏達應是藉此提醒:人們如再恣意發展而不顧及自然環境的生養,一齣紊亂、荒謬、怪誕且令人類萬劫不復的戲碼便將上演。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