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衝擊

色彩布陳上,以明度較高的黃色作為處理畫面的第一層色調,漸次施以不同深淺的藍色調,細膩的腐蝕效果控制,保留流暢精密刀刻線條。特殊技法處理部分液體腐蝕效果,透露創作過程需保持某種精神感性、技術控制理性的相生相容狀態。金屬版對腐蝕時間的掌控尤其重要,在人為經驗的控制,和無法預知的化學變化,呈現物質與精神緯度抗衡作品。當柔軟的筆刷描繪主題,碰觸到鋼硬冷峻的金屬物質同時,透過媒介(使用材料、技法、過程等)巧妙催生,透露不同物質碰撞出不可預知的可能性和創造性。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