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關遠望

郭東榮(1927-)在1951年進入今臺灣師大美術系就讀,繪畫風格深受時任油畫教授的廖繼春(1902-1976)影響,並在廖老師的鼓勵下隨劉國松(1932-)、李芳枝(1933-)等同學創立五月畫會,在1950年代末期帶動臺灣美術發展產生重大變革。在繪畫表現上,郭東榮寫實與抽象兼備,風格多元而無一定形式,如同他曾自言:「沒有固定風格的畫風是我的個性,也就是我的畫風。」 《北關遠望》為藝術家於1990年創作的寫實油畫作品,描繪位於宜蘭頭城,有著「蘭陽八景」美名的北關海潮之景緻,畫面以海水區隔前、中、後景,記錄北關極具特色之天然礁岩與單面山地形,橫向開展的布局有著水墨山水「平遠」構圖之意趣。筆觸方面,藝術家使用短促的線條堆疊出朦朧的海岸風光,厚塗的手法讓畫面產生立體的質感,有著高度印象派(Impressionism)之特色。而從色彩細節上,亦能見郭東榮的縝密規劃,前景數筆綠色線條呼應著遠方青翠的山勢,中景的礁石上則悄悄置入了海水的藍,遠方天光的紅色線條更是早已在前方的海水中顯露蹤跡,彼此應和的色彩配置讓《北關遠望》一作具良好的平衡感,足見藝術家深厚的繪畫功底。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