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百合

《百合》是創作於1960年的小幅作品,分別以陰刻技法表現向背不一的葉子,陽刻技法呈現百合花的輪廓與花瓣,明快俐落的黑色邊線讓花朵有了清楚的輪廓,展現柔美優雅的形態。描繪側邊開花的百合,纖細的花莖,堅毅的支持著生長其上為數眾多的花與葉,其中上方盛開的花朵一枝獨秀,其餘含苞待放,巧妙的將花開的各個過程皆安排在畫面中,顯現他對百合花的長久觀察,曾下過功夫研究,為世人存留花之美,不僅肖形亦捕捉其韻致。在構圖方面,本作背景黑白各半,右邊半個邊框挖白,增加畫面的變化,亦形成花朵向著光生長的暗示。此外,畫面中有許多細細刻鑿的微小白點,這些聚合的小點不僅呈現類似光韻的效果來突顯百合花的枝葉形態,更形成一股調和黑與白強烈對比色調的深淺灰色。本作構圖取景詳實不紊亂,加上線條流暢與多層次的黑白色調,處處見作者的細膩與用心,完成此雅逸動人的作品。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