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陋巷

陳其茂(1926-2005)生於中國福建省永春縣,畢業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1946年來臺,先後任教於基隆女中、花蓮師範(今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嘉義大林中學、臺中市衛道中學、東海大學等校。陳其茂與多位來臺的木刻版畫家曾受到魯迅(1881-1936)「新興版畫」運動的影響,作品常具有左翼文藝思想的傾向,並堅持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1950-1960年代,以木口木版(Wood Engraving)製作了抒情《青春之歌》、山地《原野之春》、鄉土《天鵝湖月色》三個系列作品。 本作品名為〈陋巷〉,於1959年以木口木版刻印而成。木口木版技法以各種推刀(Burin)為工具,可在堅硬木版(例如黃楊木、櫻木)橫切面上雕刻出縱橫交錯的凹線與細點,表現出穩定細緻的線條與精密銳利的明暗調子。〈陋巷〉以一點透視法構圖,沿街兜售的小販位於消失點上,以致成為觀者的視線焦點。而漸行漸遠的小販,雖即將淹沒在陰影裡,叫賣聲卻依稀迴盪在空無一人的巷弄之中,作者如實表現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寫照。畫中建築結構多以直線組織,天空的積雲與路邊的草叢則以曲線刻劃,造形語彙既對比又富於變化。全圖布局平穩,情意幽隱,並記載了一般的臺灣早期建築樣式,以畫面左側房屋為例,屋頂以瓦片搭覆,外壁用壓條雨淋板防水,建築風格簡單而古樸。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