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薪傳

《薪傳》作品是一件具象作品,兩個男人,一据高處,一處低處,上者「拉」(pull),下者「推」(push),兩人推、拉一個「包袱」,這個包袱隱喻群體生命或文化遺產。這組「群像」又埋伏著一條力的線。從處於下位者的腳底,沿著腿、身軀、手臂,藉著「包袱」上傳至處於上位者的手、肩膀上。具象而寫實的作品,整體結構是靠「部分接部分」(part to part)來完成的,「部分接部分」要作得順暢,結構方會完整自然而「活化」。動線「哥德式風格」的具象寫實,強化肌肉緊繃,運動明確,人體成了力量。「薪傳」的作者,把運動量蘊藏在人體裡。從作品裡,體會了作者詮釋寫實意涵在觀念上的自主性。借用拜倫說的:「不要向我宣告歷史的年號,此刻就是一切意義的所在。」作品在這裡,寫實意涵在這裏,詮釋的行為在這裡。 出處:劉坤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