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思想變化

張正仁,1953年出生於苗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66級畢業,後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主任、院長、教務長等,現已退休;行政經驗豐碩,涉獵的領域也極為廣闊,這份人生經歷造就其創作深入社會與人文關懷。長期推展現代版畫,曾任十青版畫會會長及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秘書長,1992年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 2002年獲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 其創作著重探索社會環境各階層現象,用以對應於個人的自覺,試圖探索在臺灣都會生活下,個人對塵世體驗的綜合圖像。作品反映社會現象,尤其關注中下階層的生活文化。作法上,傾向於即興、粗糙及破壞性的影像紀錄。其創作脈絡是經由歲月成長的歷練,在不同的階段中逐步的轉型。主題圍繞於「力爭上游」或「力搏」等象徵意涵,似乎在作者潛意識的深層裡永遠隱藏著一份對於大環境問題的無力感,卻又秉持一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態度,正面的迎向人生、人事、環境與自我的創作。 〈思想變化〉作於1987年。作品的造形,有如作者手持毛筆無意識地在畫面行走、塗鴉,刻意屏棄原有藝術的養成與累積的美學素養,刻意擺脫原有的禁錮與枷鎖,試圖改變「思想」,也企圖改變社會,以及其歷史固有的價值認定。溫和的個性與內斂的修為,反射在其作品上的是無聲的吶喊與無形的抗爭;他用雜亂、交錯的線條將「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變化表露得淋漓盡致。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