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繡球花

吳承硯出生自江蘇省江陰縣,其繪畫技法師承徐悲鴻(1895-1953),接受紮實縝密的訓練,打下良好的藝術基礎,在旅歐期間,深受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906-1699)、維梅爾(Jan Vermeer,1632-1675)與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1945-)作品的影響,也將古典寫實的功力融進自身的繪畫中。 吳承硯筆下的靜物主題多半來自於生活,由於受到父親吳蘊瑞的古文物的影響,因此對於繪畫材料與工具皆有獨特的見解,古色古香的供桌、清畫鬥彩的瓷器與各式各樣的花卉都是吳氏關注的主題。1987年的油畫作品〈繡球花〉是藝術家代表性的作品,清麗雅致的繡球花給人美好的感受,黃才郎曾讚譽:「吳承硯教授作品以印象派技法出發,作品清雅明朗,晚近以古典寫實最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常以鮮麗之色彩和靈活會寫景物生態,無論花卉或是人物,總以堅實的素描基礎和亮麗的面貌呈現…。」觀看〈繡球花〉不免先被畫中甜美夢幻的色彩給吸引,細看作品後,會發現裡面的筆觸、線條與細節都掌握地恰到好處,不論是瓷器的質感、還是花卉的嬌嫩皆描繪地栩栩如生,值得注意的是,桌上擺放的花器與杯盤應是藝術家醉心的古董珍玩,與紫色的繡球花巧妙呼應,而柑橘的點綴也為畫面增添鮮明生動的光彩。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