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少言多行

李轂摩(1941-),原名國謨,出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初中拜余清潭、夏荊山為師,啟蒙學畫,擅長於水墨、書法、彩瓷等藝術創作,曾任各大美展評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講座教授等,也積極參與地方文化的工作,多年來持續推動著南投地區的藝術發展。 李轂摩的繪畫作品主要以鄉土風情題材居多,配合饒富趣味的詞句。本幅畫作構成簡單,僅見一顆巨大石頭幾乎要佔據了整個畫面,石頭上長著絲瓜和一隻正在努力爬行的蝸牛,畫家以此呼應了畫作的主題〈少言多行〉,充滿隱喻性和幽默感,令人不禁會心一笑。石頭和絲瓜在寫生的基礎上,形體多方折有角,表現出畫家獨有的造型特色。在表現技法上,先勾勒出石頭的外形輪廓後,再「石分三面」分別以濃墨皴擦和淡墨刷染其暗面,亮面則以淡色刷染,藉以呈現出較為光滑的表面質感,絲瓜雖以勾勒填色的畫法完成,但用色濃重,呈現出迥異於石頭的質感,形成畫面中的視覺焦點。整幅畫作以簡潔的主題暗喻著人生的至理,在造型或筆墨技法上,皆表現出畫家特有的繪畫語彙,創作出具有臺灣風土色彩之現代水墨畫。 款識:「少言多行 甲子歲首 李轂摩」 鈐印:白文「不二齋主人」朱文「轂」,朱文「摩」 出處 :呂金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