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群山霽雪

呂佛庭(1911-2005)擅長雪景山水,傳世作品亦較多,此幅〈群山霽雪〉即為事例。雪景是山水畫裡的一種古典題材,製作較早,台北故宮即收藏有(傳)五代巨然的作品。白雪靄靄的雪景雖然慘澹荒寒,但是,蒼涼寒意適足以為炎熱的夏季帶來視覺清涼的感受,因此多在夏天懸掛。畫面左上方款識:「壬戌初夏寫群山霽雪于臺中東山半僧草堂。呂佛庭。」夏天作雪景山水,正說明了這件作品雖然不是應景的寫生作品,確是一件符合古典文化傳統與視覺心理需求的意象性創作。在繪畫技法上,將江水、天空與山石陰暗面染成灰黑的方式對比出雪白大地,也點綴了些許暖色調的赭色屋宇以活潑畫面,這些都是古典的形式。所不同者是,呂佛庭更突出地表現了筆墨技巧的精湛,以焦墨勾勒山石輪廓與積雪樹林,造型準確而生動。款識下方鈐印二方:白文「半僧畫印」,朱文「樂在琴書」。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