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再見林園

畫面由一道似有若無的小徑貫穿其中,連接近景人物與遠處的朱牆。人物獨立於拱橋之上,似回首、又似沈思;中景處,小徑為數棵枝幹糾結的老樹所掩蓋,老樹歷盡滄桑的淒厲之美,出於意表;遠方則為淡淡的一抹朱牆,似將消逝在濛濛的荒煙迷霧之中,使得畫面的空間愈加幽邃深遠。畫家以俯瞰的視角,呈現出空間的綿延與層次性。而老辣率性的筆法、濃烈的膠墨,則營造出一股強烈的蒼茫之感。筆法的表現力勝過對物像描摹的興趣,時而幾近抽象化的效果,使得畫面甚具統一感,因此,畫家的性格表現便成了統攝全局的最重要關鍵。出處:劉坤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1996。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