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漢

陸恢,原名友恢,字廉夫,號狷叟,一字狷盦,自號破佛盦主人,原籍江蘇吳江,久居吳縣,書法擅長漢隸,繪畫方面,山水、人物、花鳥、靜物皆擅長,山水取法於古今諸家而不拘一格,花卉則受華新羅之顯響。他集傳統山水技法之大成,人謂其「清代王石谷」再現,是近代海派對清代「四王」的最後繼承。 羅漢是梵語阿羅漢(Arhan)的略稱,是中國佛教藝術上的常見題材之一,表現的手法以繪畫及雕塑最普遍,關於羅漢的記敘眾多,佛經說,羅漢受到佛的囑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為眾生作福田,流通、護持佛法,他們是佛的得道弟子,是小乘佛教修行所獲的最高果位。陸恢筆下的〈羅漢〉是臨摹漢代石室的羅漢像,纖瘦的身軀披著垂墜的大件紅袍,他的氣色紅潤,神情絲毫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冷靜地看待萬事萬物,呈現泰然自若面貌,簡潔流暢的線條使人物智慧沉穩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構圖上,佈局相對簡單,羅漢被安置在畫面中下方,最下方的空白處由碑文填滿,兩者巧妙相互呼應,整體而言沒有過多裝飾,呈現清腴雅逸之感。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