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鄉愁

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機械文明,使傳統用具消失得越來越快,儘管機械為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進步,然而在物質進步的過程中,許多古老的精神卻也逐漸凋零。畫家在這件作品中,以寫實的手法,表達了他對臺灣鄉土的情懷:大片斑駁的磚牆、木門,老一輩台灣農家人所使用的農具、蓑衣,與石磨、水缸、水井,讓人不禁產生感懷的情緒。畫面的右半部,是畫家描繪的重點,所有的畫面物件在屋舍的角落,如同記憶的遺忘。在技法上,畫家運用中性色調,應用明朗的光線來加以詮釋,並大量使用疊合法,細膩描繪畫面,在質感、量感或空間感上都有很大的完整度,可見畫家紮實的寫實功力。這些古老的東西,藉著畫家的畫筆,重新被人們所記憶,也拉近了和觀賞者之間的距離,是一件讓人回味無窮的作品。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