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明水秀

馬電飛(1915-1993)生於中國江蘇省,1935年進入杭州藝專就讀,師承林風眠(1900-1991)、潘天壽(1987-1971)等名師,並在畢業後投入美術教學,於1947年應聘至臺灣臺南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任教,亦參與美術課本編寫工作,畢生奉獻於美育領域。馬電飛擅於水彩繪製,其畫面常見西式水彩與傳統水墨的結合,並以具東方造形元素的天主教宗教畫為風格特色之一,曾入選倫敦皇家水彩畫家學院畫展與法國藝術家沙龍,對臺南的藝文發展有深刻貢獻。 本作為藝術家於1980年創作的水彩風景畫作,畫面可見低比例的前景描繪,使中後景的崇山峻嶺佔據大部份畫幅,並以盤旋的雲霧、隱沒的山巔,與右側超出畫布、且未盡的山峰營造出高峻之勢。而前景雖佔幅較少,但鮮艷而飽和的色澤刻畫使整體畫面更為平衡,中央低矮、兩側拔高的淺坡景觀亦與後方山勢相互應和,讓構圖帶有統一的韻律效果。同時,本作在前景部份可見源自水墨的苔點運用,後景以同一顏色之淺淡變化所建構的景觀亦有強烈的水墨特色,讓畫面帶有深刻的東方韻味。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