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秋陽

劉文煒(1931–2022),台灣省苗栗縣人。師大美術系畢業。曾任師大美術系教授及輔大應用美術系、國立藝專美術科兼任教授,曾擔任北美館諮詢委員、省美館典藏委員、省展評審委員。〈秋陽〉是劉文煒擔任第31屆「省展水彩畫部」(1977年)審查委員的示範作品。 劉文煒〈秋陽〉是一件台灣在地風景寫生作品。遠山主峰體量較大且造型完整,引人注目;山腳下之風景,構圖略呈俯瞰視角,紅磚鐵軌、藍色溪水、跨河吊橋,紅瓦白屋,種種景緻,一一入畫。創作態度誠懇、水彩技法穩健,物象造型堅實,他或受到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的影響;然而,它在光影的表現上另具特色。 台灣秋天的陽光不僅刺眼而且令皮膚感到灼熱,有「秋老虎」之稱;劉文煒〈秋陽〉即以此為主題。畫中光源明確地從左邊來,個別山頭或樹叢的光影也是表現得既肯定又清楚;但是,這些光影變化並沒有助益於畫中景物的造型表現,相反地,光影立體感之表現受到劉文煒有意識的抑制。〈秋陽〉中的光影炫彩減低了畫面立體感,正是豔陽高照下的台灣風景真實樣貌。在劇烈陽光的照耀之下,自然景物的光影立體感與造型,往往因過度的明亮而轉變成視覺上的刺眼、光炫或模糊, 〈秋陽〉的光影表現恰如台灣的現實情況。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