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舞陽門

董振平(1948–)生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師大」)美術系畢業,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退休。曾獲1983年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金牌獎」、1985/1996 年中華民國國家文藝奬(版畫類/雕塑類)。 董振平就讀臺師大期間,獲「臺灣現代版畫之父」廖修平指導開始創作版畫,早期作品以「醜陋美感」暗喻手法反映社會百態,留美期間發展出「迴旋穿透」系列的雕塑形式,返臺後的代表作為「循環意識」系列。 〈舞陽門〉一作背景留白,右側為一道如油漆恣意刷塗的色塊,右上角露出兩片雲朵,往下是由金色過渡到粉紅色的雲彩,再來是大片湛藍水景。色塊上有三個交疊的幾何圖形,一個是以方、圓等形狀以及黑白兩色構成圓拱門牆的意象,融入東方宇宙觀中「天圓地方」、以及陰、陽的象徵,門前淺藍漸層方塊上懸掛著金色太陽與捲雲,左下方的藍黑漸層區塊中央被擊破了一個洞,左上方圍圈舞蹈的藍色人物彷彿正是自此處破繭而出,充滿活力的動態出自法國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諦斯(1869–1954)的〈舞者〉一作。 此作為併用版畫,運用多個版種技法,並以拼貼手法整合畫中母題元素,紙張的凹凸變化更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與視覺趣味。 出處:蘇智偉、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