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蝕第九號

羅平和(1960–),生於臺灣台東,198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199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國立台東大學美勞教育系(現為美術產業學系)副教授退休。獲2000年台南縣政府南瀛美展「南瀛獎」,1996年第50屆全省美展版畫類省政府獎。 此作採用平板版畫、金屬鋁版、孔版版畫、型版、絹版…等技法組構而成,以體色明、暗色系各異的兩隻蟬,藉由生物在競爭時相互對立推移的動作姿態展現,表示星空裡月亮被黑暗蠶食的月蝕現象。作者以物化方式比擬,選擇採用蟬為創作表現的主角,可能與「蟬」與「蠶」食的諧音有關。 兩隻蟬各自佔據畫面的上、下兩端,上方綠頭、黑翅整隻體色較暗的蟬象徵黑暗,下方紅頭、黃翅整隻體色較亮的蟬則象徵光明。黑暗力量強時則月蝕場面將暗沈陰鬱乍現,光明力量強時月色將明亮展現。畫面中段有一橫向的藍色界線,及中間偏下則有象徵月牙的紫藍色半圓環造形,兩蟬在其相應的構圖位置上,明顯的展現出:上方位置的黑暗之蟬占了上風,而下方位置的光明之蟬則處於節節敗退的局面,正努力蓄積能量等待機會反撲。畫作背景佈滿著各式的象徵符號,並以歐普藝 術的視覺造形風格,做為畫面下方點綴處理方式,而強化下方光明之蟬區塊之底圖基盤,並且順利地緩和了整張作品中凝滯與沈悶的氛圍。 出處:蘇智偉、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