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津八景─月池蛙鼓

舊時鹽水被急水溪與八掌溪所圍抱,急水溪支流造成的半月湖,俗稱為月池。月池圍著文昌祠,夜間青蛙齊鳴洋洋如鼓樂聲,白天池清如鏡,也可觀賞「玉枕山」(白河關子嶺境內的枕頭山)風日晴和,浮嵐遠映鏡上的勝景,尤其是雨後倒影秀麗卓絕,而有「玉山倒影」之美名。詩人玉井宏宗(蔡和泉,1900─1972)因而作詩詠此美景:「曲翻新調雨餘天,聒耳蛙鳴惱未眠,兩部笙歌聲閣閣,六更月沼鼓淵淵,不平叫鬧嗔誰甚,無病呻吟問孰憐,季世文風凴覺醒,宮商協奏韻悠然。」「月池蛙鼓」為月津八景之一。舊時月池為急水溪旁的小湖泊,或急水溪的灣曲河道,亦或傍著急水溪的獨立湖泊,說法不一,然經比對綜合「半月湖、文昌祠、玉山倒影」等關鍵點,昔日月池蛙鼓美景之地,應為今鹽水的蓄水池。半月湖的月池於今「親水公園」;文昌祠指的是奎壁書院,主祀文昌帝君,書院位於鹽水港堡鹽水街文祠巷,原稱奎壁社,清乾隆46年(1781),由趙家首倡而創建。後因奎壁社規模小,且有社名團結同盟之嫌,乃於道光 11年(1831),由沈為鎔等的首倡,鳩集當地有志之士的捐款,購買建地而建築房屋,並將奎壁社改稱為奎壁書院,日治時期曾經充為鹽水港廰警務課課員工宿舍;而昔日於月池可觀賞玉枕山倒影池面,此處的距離、角度亦符應玉山倒影。 現今月池仍部分保持原狀,「月池蛙鼓」因為月津港風華再現計畫的改造及每年農曆春節期間定期舉行的「月津港燈節」活動,重塑為一親水、生態共生的綠色生活空間。如今老厝依舊,月池依舊,水池也變清澈,蛙鳴重現。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鹽水區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親水公園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3181578
  • 所在地-經度
    120.2683851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月津港親水公園
  • 相關人物
    玉井宏宗;蔡和泉
  • 資料來源
    陳美惠主持、李榮昌協同調查,《月津港八景歷史場域調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書》,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2017。
  • 撰寫者
    張耘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