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汗水直直落 勞工影像故事輯》立志出鄉關「楊素霞」照片

109027-0015-001於高雄前鎮加工區1672年(民國61年)楊素霞/提供,楊素霞在天雄公司工作滿3年,董事長為她別上K金紀念章;於出版書籍第48頁。109027-0015-002於高雄前鎮加工區1972年(民國61年)楊素霞/提供,楊素霞與同事上班騎腳踏車進入加工出口區大門;於出版書籍第46頁。109027-0015-003於屏東頭前溪1963年(民國52年)楊素霞/提供,與玩伴下雨天頭戴香蕉簍,俏皮又天真;於出版書籍第46頁。109027-0015-004於高雄前鎮加工區1972年(民國61年)楊素霞/提供,工作之餘,楊素霞與同事在加工區合影;於出版書籍第49頁。109027-0015-005於高雄前鎮加工區1972年(民國61年)楊素霞/提供,腳踏車是早期必要的交通工具,照片背景為天雄公司停滿腳踏車的車棚;於出版書籍第49頁。 文/凌卓民 前進都會區 參與台灣經濟奇蹟 今年實歲正好滿60歲的楊素霞,大半生的歲月都在勞動中度過,從農家女孩到工廠女工,看似單純平凡的一生卻也道出台灣產業的變遷,台灣經濟在民國60、70年代的突飛猛進,也同樣來自於這一群沒沒無聞的農家女孩。 離鄉背井 農家女變上班族 民國38年出身於屏東頭前溪的楊素霞,家中世代務農,並擁有一片香蕉園,當時的台灣正以香蕉王國的名號揚名國際,而楊素霞的厝邊鄰居正好就是有「香蕉大王」之稱的吳振瑞,而會到加工區工作,就是因為這一位她口中稱為吳伯伯的鄰居。 在素霞懂事之後,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如何幫家裡賺錢貼補家用,雖然當時香蕉外銷世界各地,但其實農家生活仍不好過,所以在國小畢業之後,素霞開始在家幫忙農事,之後又前往新中光百貨學針織,19歲那年在吳振瑞家中看到的一份報紙,從此將素霞拉離農村。 民國55年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前鎮成立,當時在加工出口區工作是令人欽羨的事,一方面是平均月薪比起務農高出許多,固定上下班時間、加班費、三節禮金、勞保等福利,吸引不少農村女孩隻身前來,成為上班女郎,試圖擺脫農家的貧苦。而當時上下班萬頭鑽動、龐大的腳踏車陣,更是四、五年級高雄人的集體記憶。 在19歲那年,素霞到鄰居香蕉大王吳振瑞家借報紙,其中一則前鎮加工出口區的徵人啟事吸引了她的目光,沒多久之後,便來到高雄鼓山找在高中半工半讀的大哥,當時熱忱的大哥騎著腳踏車,帶著一份報紙,領著素霞來到前鎮,素霞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加工區時的震驚,她形容當時的上下班人潮之壯觀,真是把她嚇呆了。 難忘的第一份工作 因為想多賺錢,也想離開農村生活,讓素霞踏入加工出口區,在以出口為導向的時代,素霞成為台灣經濟奇蹟幕後英雄的一份子。從19歲到現在,中間除了因為結婚生子短暫休息了幾年,大半生的時間都在忙碌工作著,一方面要操持家計、另一方面還要在工廠上班,而在數十年的勞工生涯中,最感念的是在前鎮加工區的第一份工作。 天雄是一家毛衣廠,素霞表示,那個年代毛衣是叫好又叫座的產業,可以稱是毛衣王國,當時是由董事長親自面試,素霞說那時的董事長吳媽媽為人親切又誠懇,深得員工的信任,吳媽媽與兩位妹妹、大老師及鄭先生從香港來台灣創業,生產的毛衣再運回香港販售,產品深受香港人喜愛。 天雄裡面有多個部門,縫紉、針織、熨燙等,當時素霞在工廠負責的是針織部分,天雄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素霞說,那時加工區中大概只有電子業才是算月薪,雖然是按件計酬,但待遇比起在屏東新中光百貨可是好上太多,在剛進入公司時,一個月大概能領上1,000多元,而且勞保、加班費、三節獎金更是一樣不少,加班時公司還會發麵包,或是以領現金的方式讓員工自行到福利社解決民生問題。 生產線上日復一日的工作雖然單調,但是遠離農村住在大都市中的素霞卻也覺得很新奇有趣。另外,在天雄工作的8年是她花樣年華中最快樂的時光,結交了不少至今仍會連絡的好朋友,雖然歷經成衣業興盛與衰退,但是大夥感情仍沒變,天雄在歇業後,除了董事長吳媽媽回香港之外,其他人都留在高雄,每年都還舉辦一次聚餐,一直到前兩年大老師過世為止。不過今年年初素霞約了幾個知心好友回到前鎮加工區,重遊舊地只是景象全非,加工區變得都快認不出來了,繁榮盛況不再,當年要進入加工區時因為人太多還無法直接騎腳踏車進入,只能用半牽半騎的方式魚貫進入園區。 穩定生活 不奢求衣錦還鄉 一直到結婚生子,楊素霞才離開天雄公司當起全職家庭主婦,民國73年夫婦倆帶著4個小孩子從左營新莊仔搬到大寮,為了貼補家用,素霞帶著最年幼的女兒在一家家庭工廠工作,工廠環境不好,工作時就把女兒放在娃娃車中,回憶當時,素霞只覺得委屈了乖巧的小女兒。在小女兒上幼稚園後素霞才開始到大發工業區的莊氏鋁廠上班,隨後轉入三洋藥品,至今已待了22年。 素霞曾經想著衣錦還鄉,現在卻已不敢奢求,當年的荳蔻少女如今雙鬢花白,經濟的快速發展似乎讓基層勞動力緊追不上,問素霞準備何時退休,她搖搖頭,目前還沒打算。在屏東的雙親早已過世,雖然兄長仍在老家,但是素霞在高雄已經待了大半輩子,無論功成名就與否,勞心勞力的付出不容抹拭。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臺灣解嚴時代-臺灣民選總統時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