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本影像為海幼幼稚園教室上課情況。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蔣宋美齡女士認為國家民族的絕續,婦女不能置身事外,亟需一健全組織籌畫策動,因而倡議組織婦聯總會,讓婦女同胞繼支援二戰時代使命之後,再一次集中意志、力量,匯為團結奮鬥、復興救亡的具體行動。婦聯總會成立之初即以敬軍、愛軍、勞軍為會務中心,率先創設縫紉工場,發起征衣捐募活動,並深赴外島前哨慰勞三軍將士,成為溝通軍民感情,提升國軍戰力的無形因素。1953年起,於全省各地開辦托兒所、育幼院,解決國軍官兵及烈士遺族子弟的教育問題;而其提攜對象,且及於一般清寒兒童子弟。 1950年4月17日,「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於臺北市成立後,4月24日海軍總司令部分會成立,此為婦聯會成立後的第一個分會。4月25日成立縫製征衣工廠,發動捐募50萬套襯衣褲運動,動員各界婦女為前線戰士縫製征衣。1951年成立洋裁班。1956年,婦聯會與國際友人合作,為了增進國人營養,在成功新村和六張犁試辦牛奶供應站,發放調配好的脫脂牛奶給貧困的婦孺,因為試辦反應良好,脫脂牛奶營養又衛生,於是婦聯會在全省統籌辦理35個牛奶供應站,負責設備和用具,而各地分會姊妹則擔任實際的調製牛奶和清潔的工作。1957年8月20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分會成立。1964年8月1日,「中華婦女反共抗俄婦聯會聯合會」更名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但英文名字不變。1996年9月11日,舉行臨時代表大會修改章程,10月11日內政部同意更改該會會銜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依據慣例,婦聯會海軍總司令部分會會長由海軍總司令夫人出任,左營支會會長由左營軍區司令夫人擔任。 明德新村位於軍校路、中正路與實踐路交叉口,由戰後接收自日本海軍的45 棟將官宿舍改建而成。由於明德新村為海軍高級將領及其 眷屬的眷舍,該村僅有51 戶,門牌只掛到56 號,被稱為將軍村。海幼幼稚園為婦聯會興辦之幼稚園,位於明德新村23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2282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