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本影像為海軍官校參加國慶閱兵第三中隊留影紀念。 海軍教育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成立於福建馬尾的福建船政學堂。民國成立後陷入軍閥割據局面,海軍教育體系也因各自效命的對象不同而四分五裂。中日戰爭爆發以前,包括馬尾海軍學校、青島海軍學校、黃埔海軍學校與蔣中正的電雷海軍學校在內,整個中華民國至少有4個海軍學校。二戰爆發後,絕大多數的海軍派系在日軍的凌厲攻勢下走向毀滅,以馬尾海軍學校為主體的海軍學校遷往貴州桐梓,在陳紹寬、魏濟民與鄧兆祥等將領帶領下繼續培養海軍青年軍官。日本投降後,國府在美國協助下於青島重建中央海軍訓練團,並將接收自汪精衛政權與桐梓海軍學校的學員合併,於1947年在上海成立統一的海軍軍官學校。1949年海軍官校經廈門遷往高雄左營現址,即軍校路669號。 學生總隊為海軍官管理學生之最高單位,該總隊負責全校學生管訓業務之策劃,督導與執行。該校歷年學生管理組織都是視在校受教育或訓練的班次興替而同步調整,如學生(員)總隊(大、中隊)、軍官訓練班(中隊)、接艦訓練班(學員、士兵隊),兩棲軍官訓練隊(中隊)、學生大隊(中隊)、專科(修)學生班(大、中隊)、預備學生班(大、中隊)、海朋班(中、區隊)等諸多組織,至今僅有學生總隊存在。學生總隊設總隊長,下設大隊、中隊、區隊、分隊(若干大隊、中隊視學生人數調整,中隊下設3區隊,每區隊下3分隊),軍官階級只派任到中隊,學生學習幹部則對應完整總隊編制,由學習總隊長至學習區隊長分層負責學生自治管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55年11月27日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