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秧苗還沒長大以前,田間會出現許多雜草,稗、野慈姑、鴨舌草、溝繁縷等的,讓有限的養分被瓜分,野草越長越高,也會掩蓋了秧苗對陽光的吸收,農民須不斷的除草照顧。 圖中這除草的動作,叫作「挲草」(so-tsháu),此動作相當辛苦,必須跪在田泥上,以手指挲起田泥,搜起雜草,並將搜得的雜草順手塞入田泥中,使之慢慢腐化成肥料,以助秧苗快快長成。行進時用雙腿保持平衡,兩手不斷的挲草,文人常說這是一種修行,農民心中想的只是稻子快快長大。 拍攝地點:屏東。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吉成正一
  • 日期
    年代: 1971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