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在1950年代(民國40年代)、1960年代(民國50年代)一般透天厝只有兩層,至多三層,而且都沒有地下室,所以地基都不深,一般用大卵石疊成地基,上鋪水泥混凝土。柱子的基座則深入地下數尺,也以大卵石為座底。這種建築法,使房子「浮」在地面,可能係考慮到地震的因素。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雙福
  • 日期
    年代: 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