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照片中左下的草籃台語稱為「加志」,是用「鹹草」編成,是塑膠袋未出現前,普遍使用的菜籃和置物袋。鹹草又稱三角藺草,是水生草本植物,約6個月可收成。因為含水量高,所以收成後,必須經過曝曬才能使用。鹹草軔性強,1960年代(民國50年代),百姓經常用鹹草編織草蓆、榻榻米、簍子,甚至菜販也使用鹹草綁菜,可以說用途廣泛。當時的婦女,上街買菜,幾乎人手一個加志。這種加志,日治時期,日本話稱為「kago」,是籃、筐等之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雙福
  • 日期
    年代: 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