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圖為河川灘地的農田,牛車從淺水處渡河,後兩部牛車則從遠處的蔗田載運蔗葉渡河。 臺灣農民的拓荒精神,實在令人驚奇。不管河灘地、沙洲,乃至如月世界那種惡地,也不管交通便不便利,是否影響河川行水、颱風季的洪水一來,可能白費心血,只要能耕作的地方,就闢為農地。至於作物,若不能種稻,就種花生、蕃薯或蘆筍等,窮則變、變則通,這種變通的精神,是臺灣農民的特色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雙福
  • 日期
    年代: 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