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圖為燒王船前,要由道士(師公或稱司公)誦經,或由乩童作法之後才開始燒。 「燒王船」祭典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是最著名的廟會活動之一。傳說疫鬼的巢是在海中飄渺的海島。聰明的祖先想出一套聰明的方法,在給予熱情款待後,編造紙船送祂出海,希望祂們回到自己的老巢不再出來。因此「燒王船」的原始意義是送瘟神出海,如今雖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但仍存有濃厚的瘟神色彩,使得「王船祭」至今仍籠罩著神秘、嚴肅的氣氛。 燒王船前,按照古禮,必須以人力將王船扛(拖)到水邊,並在王船前擺放供桌及香案。王船到達定點後,巡按官騎馬繞場巡視,所有陣頭、神轎圍著王船繞場,圍觀的群眾焚香膜拜。當王船開始燃燒,鑼鼓齊響,鞭炮四起,直至快燒完時,掛著鯉魚的中桅倒下,象徵王船駛向天邊、帶走瘟神。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雙福
  • 日期
    年代: 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