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林默娘昇天成神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媽祖原為行業神,庇祐海上漁民及往來旅人,因其靈驗而成為台灣人普遍的信仰。1123年(宋宣和5年)給事中路允迪使高麗,中途遇風,因媽祖保佑而免於難,朝廷特賜廟號:順濟;1135年(紹興5年),海寇至,神駕風一掃,眾寇皆遁,皇帝進而封為妃。元史祭祀志載,南海女神靈惠夫人,至元中,以護海運奇應,加封天妃之神號。陔餘叢考天妃條說,明成化間,給事中陳詢奉命往日本,海上遇風雨,舟將覆,忽天降二紅燈,乃脫險;又嘉靖中,給事中陳侃使封琉球,遇風將覆,全船大呼天妃,見火光照亮全船而得救,翌日粉蝶飛繞四周不去,黃雀立於舵樓啄米,頃刻舟行如飛,曉至閩,午入浙定海。在明清兩朝,諸如此類記述甚多。1720年(清康熙59年)將媽祖列入祀典,後並加封為天后,施琅並於台南明寧靖王故居新建天后宮,1778年(乾隆43年),分巡台灣道蔣公樞重修。在高雄,於鳳山縣治龜山新建媽祖廟,1762年(乾隆27年,知縣王瑛曾重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