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位於高雄市小港的台灣糖業公司接收自日治時期的「台灣糖業株式會社」,1900年(明治33年),成立的「台灣製糖會社」,可說是日治初期對台灣影響最深的企業,其出現象徵著日本政府以「新式糖業」做為臺灣發展主軸的開始。 為了培植該企業,日本政府大力介入,引進日本國內的資本與打狗當地重要糖商合作, 在橋仔頭(今高雄縣橋頭鄉)設立新式工廠,後又於橋仔頭、後壁林(今高雄市小港)設立第二、三工廠,成為南臺灣最重要的企業。 新式糖廠與傳統糖廍最大的差異在於新式糖廠採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大量生產,其產值絕非傳統糖廍所能企及,也使得傳統糖廍逐步沒落。由於新式糖廠多設於台灣南部,其不論原料、成品,甚至建築廠房所需材料,都需借助打狗港進出口,因此才有接下來的打狗港及縱貫線興建之需求,連帶刺激運輸業成長,而其廠房的興建與維修,也帶動土木建築業的發展。打狗位居交通樞紐的地位,更讓「台灣製糖會社」於1911年(明治44年)將本社由橋仔頭遷到打狗, 後又遷至阿緱(今屏東市),成為臺灣南部最重要的產業。 -1:台糖屏東總廠的前身即是日據時代的「台糖株式會社」又稱為「阿緱城糖廠」日據時代的糖廠遠近馳名,為當時最發達的產業。照片中為廠內日本人為了引以為祥瑞之物的竹林(瑞竹),乃為紀念日本裕仁太子御臨阿緱製糖工場所栽種。 -2:臺灣糖業生產分布圖。 -3: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成立於1900年(明治33年),所屬三井財團。 -4:於1902年(明治35年)開工的橋仔頭糖廠,乃臺灣之第一座新式糖廠,為臺灣工業革命之發祥地。此糖廠位於當時之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其第二工廠則開廠於西元1908年(明治41年)開工。 -5:日治時期設於小港的後壁林糖廠-小港糖廠。位於當時高雄州鳳山郡小港庄,1909年(明治42年)開廠。 -6:阿緱製糖所位於當時之高雄州屏東郡歸來,於1909年(明治42年)開工。 -7:位於當時之高雄州東港郡林邊庄,1921年(大正10年)開廠。 -8:位於當時之臺南州新豐郡仁德庄,1911年(明治44年)開工。 -8:位於當時之臺南州新豐郡永康庄,1909年(明治42年)開廠。 -10:位於當時之臺南州新化郡善化庄,1906年(明治39年)開工,第二工廠則於1929年(昭和4年)開工。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12年(大正元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