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ternational Ports Corporation,TIPC)高雄港務分公司邀集相關人員召開高雄港擴建會議,負責人員在台上作簡報。 由於高雄港業務量與日俱增,舊有的設備在戰爭時也遭到破壞、雖然港務局努力復舊工作,打撈沉船、清理航道、增添設施,仍趕不上業務的成長,於是決定開始展開高雄港擴建計畫。 高雄港前身為打狗港,在明鄭時期僅為一小漁村,至清領時期才開闢為貿易港。日治時期因特別重視基本建設,因而芻議築(高雄)港,分期開拓,1908年(明治41年)開始進行築港計畫,分3期實施。戰後開始大約花了12年的時間重整高雄港,自1958年(民國47年)開始,執行擴建工程,並接續開發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漁港、臨海工業區、過港隧道、中島商港區以及貨櫃中心......等等。打狗港在日治時期由漁港轉變為商港,戰後除了打造工業港的同時,並發展為國際貿易港,至今仍為國內重要港口。 KH2002.016.012-0007:圖為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ternational Ports Corporation,TIPC)高雄港務分公司邀集相關人員召開高雄港擴建會議,負責人員在台上作簡報。 KH2002.016.012-0008:圖為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ternational Ports Corporation,TIPC)高雄港務分公司邀集相關人員召開高雄港擴建會議,新任王天池局長(中間者)坐在會議室後方聽取計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