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本件賣盡杜絕契為鳳山縣維新里北嶺旗庄謝番光、洪老生,將自黃栢手中公開買入之社前秧田一所,於嘉慶12年(1807年)以價銀二十大員,將田併埤賣與蘇振嵋之契字。社前之該處秧田,帶有以黃栢之名所納的每年課粟貳斗九升七合,又帶有馬料粟八斗八升。馬料粟指的是清代臺灣綠營之中亦設有馬兵與戰馬,馬之食用草料亦由糧餉賦稅當中徵收,因此有馬料銀或馬料粟。 2.北嶺旗庄之地名由來,與本地於明鄭時期為侍衛領旗協之屯墾區有關,因此以「領旗」為名,而「北」字則是相較於岡山而言。明鄭時期已有開發,並築有北領旗埤(「在維新里,縣北五十里,注雨水灌田,偽時築」《重修鳳山縣志》頁36)灌溉屯田,當時隸屬於萬年縣維新里,清代則為鳳山縣維新里管轄。日治時期地方制度改正之前,隸屬於臺南廳阿公店支廳之竹仔港區維新里,地名被記為「北嶺墘庄」。1920年代地方制度改正,隨著竹仔港區被編入路竹庄,成為高雄州岡山郡路竹庄北嶺墘大字。戰後將原來大字中的墘字去除,取名北嶺村,現為高雄市路竹區北嶺里。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807年(嘉慶12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