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評論NO.10》

〈社論〉 4審慎看待「全國各界參與聯合國行動委員會」/許世楷 〈總編輯手記〉 6/陳儀深 〈企劃專題〉 台灣的母語教育 以台北、宜蘭、屏東三縣爲主的評述 8從尊重原住民開始/莊珮瑤 談台北縣的母語教育 13揮別語言歧視的歲月/林中平 關於宜蘭縣的母語教育 17原音鄉土情/蔡東源 屏東縣一位母語教學工作者的感言 23從本土化及自主化看母語教材的編寫/鄭良偉 27本土語言教育應有的計劃與準備/洪惟仁 30對母語教育ê幾項建議/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 〈焦點人物〉 31大河之歌/劉慧眞 訪鍾肇政 〈一針見血〉 36黨營事業有待烈日曝曬/張清溪 38在浪漫鄉愁與實際生活間的戰役/陳咪咪 談古蹟保存的官民紛爭 〈漫畫時評〉 40漫畫/儒林、湯瑪仕 〈映象台灣〉 44芝山岩的美麗、劫難與新機/陳儀深文、莊子豪圖 〈焦點座談〉 52主權制憲加入聯合國 與陳隆志教授對談(下)/李心聖、吳惠芬記錄整理 〈文化觀察〉 66台灣人的符號認知/郭錦津 70台語歌謠的文藝復興幻覺/吳豪人 〈老K財庫解密〉 75國民黨的金融怪胎/張秀文 官商資本橋樑的中華開發信託公司 〈經濟探針〉 80「振興經濟方案」粉墨登場取代「六年國建計劃」/林忠正 82是寶山還是黑洞?/林向愷 台、中經貿關係發展的隱憂 〈環保新知〉 110/本刊編輯部 84台塑是CFC金光黨?/徐光蓉 CFC,臭氧層與金光黨 90綠色的經濟繁榮/李界木 發展環保產業的策略 〈台灣在詩中覺醒〉 當代台灣詩人政治詩選讀⑦ 94統治權力的敗壞/李敏勇 吳夏暉的〈鍵盤〉和〈列表機〉 〈藝文廣角〉 97洪瑞麟速寫炭坑弟兄/李欽賢 101海外遊子莊秋雄/林雙不 歡喜莊秋雄先生出書 〈思潮〉 104人民的力量/大衛.亞伯特原作、孫木加譯述 運用非暴力觀念⑥ 〈台評風訊〉 108/本刊編輯部 〈活動看板〉 110/本刊編輯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台灣評論雜誌社
  • 日期
    年代: 1993年8月出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