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懷NO.17》

1社論:不要暴力,更不要惡法 4給關懷的朋友/編輯部 5大家來說話 牆裡牆外 8白雅燦台灣的「唐吉訶德」/姜精惠 20一個反共義士的哀歌/鄒壽生 45落難的民主前輩黃樹琳亟待援助/吳文就 逼友爲敵二十年/王春台27 22「台中案」的歷史證據/本刊資料室 28國際特赦組織來函 黨外的母親 11總有一天等到你訪張月鳳女士(林正杰之母)/林坤雄 14生子當爲政治犯/本社 黃廖幼女士(黃華之母) 林游儉女士(林樹枝之母) 周碧桂女士(劉峰松之母) 洪沈英女士(蘇東啓呂國民岳母) 楊蔡紫菜女士(楊青矗之母) 「我的兒子是冤枉的」林義雄之妹林麗貞談母親 13母親節的由來/李堃 46關懷訊息 政治論衡 25關於甘地二、三事/田朝明 24言論自由在台灣/王磊 30政治筆記 誰在幫國民黨出賣勞工 情治勢力因爆炸案抬頭 老立委的最高智慧 民國一千零一年 欺軟怕硬的稅吏作風 宋楚瑜的固執 管制武器的相對條件 迎接「黨外後援團」 台灣的勞工 38一個工會的故事我們有結社的自由嗎?/裘慧兒 35討海艱苦誰人知?/陳良玉 40不能罷工,誰聽你的?訪郭吉仁律師談工會/李娟 34一輛耀眼的賓士轎車(詩)/廖莫白 42工人真衰,工人作家更衰辯護律師談楊青矗/曾心儀 社會一角 48菜蟲蠕蠕鑽果菜公司面面觀/林燦然 黨外 47最偉大的台灣人李萬居/吳心白 望鄕給域外的方素敏/陳嘉農 小說 50母親的眼涙/陳艷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關懷雜誌社
  • 日期
    年代: 1983年5月5日出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