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鉄線橋保溫厝廍庒陳世赫立典田契

鉄線橋保溫厝廍庒陳世赫立典田契 1.本件典契為鐵線橋保溫厝廍庄陳世赫於道光25年3月(1845年),將鬮分所得之油車仔庄北勢田地一處,以典價銀佛銀七十員,典出給六甲庄顏清標與曾奉。典契通常指田主將田園之經營權利典出給他人,在一定的期限之內,典主(銀主)亦得轉典田地,而田主亦可補足借銀來換回典契。但是由於典價往往低於賣價,不少田主無力贖回田地,而以「添典」或「找洗」的方式,要求典主付給若干銀錢。經過幾次找洗之後,典業往往就變成為賣業。 2.鐵線橋保原為明鄭部將何替仔獲准開墾之處,與太子宮保之東界合併設鎮為新營。鐵線橋庄東、南面為急水溪環繞,可沿急水溪往下達到臺灣海峽,與大陸往來交易,因此昔日為米糧、鹽糖貿易的交通要港,也是鹽水港與麻豆一帶貨物集散地。清康熙年間,鐵線橋莊屬茅港尾保管轄,雍正元年(1723年)設為鐵線橋保。日治時期設為嘉義廳鹽水港支廳查畝營區鐵線橋堡,大正9年(1920年)改隸臺南州新營郡新營街。戰後屬於臺南縣新營鎮管轄,今為臺南市新營區鐵線里。 嘉邑赤山保六甲庒顏德盛、曾秦仝立轉典契字 1.本件為轉典契字,轉典指典主於承典田園經營權利的期間,可以將田園再轉給他人承典。本件轉典契字與同項前件典契(序號6-1),為同一處田地典出與轉典的關係。赤山保六甲庄顏清標、曾奉,於道光25年3月(1845年)承典鐵線橋保溫厝廍庄陳世赫持有、位於油車仔庄北勢之田一所(序號6-1),而顏曾二人後代顏德盛、曾秦,於咸豐10年2月(1860年)再將油車仔庄北勢之田,典給郡城外老古石街(位於今臺南市西區)黃源發號(序號6-2)。上述位於油車仔庄北勢之田,即是由陳世赫典出,再由顏、曾二人轉典給黃源發的例子。 2.油車仔庄在清代屬於諸羅縣善化里西保,日治時期屬於麻豆第九保和第十保,戰後初期庄內媽祖廟附近裝設油車,提煉麻油或土豆油,被稱為油車。今為臺南市麻豆區油車里。 3.臺南府城外之老古石街黃源發號的相關記錄,亦見於同治4年(1865年)〈重興普濟殿立碑記〉。普濟殿因同治元年(1862年)地震受損傾頹,後由地方士紳與商號分別捐金修葺,修建告竣之後,將捐銀者芳名勒石刻記,黃源發亦名列其中。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845年(道光25年3月)、1860年(咸豐10年2月)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