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山曹公圳

曹謹,河南省人,1837年(道光17年)來臺擔任鳳山知縣,在其任內倡導修築水圳,利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水利灌溉鳯山地區農田,完工後臺灣知府 熊一本將水圳命名為「曹公圳」。曹公圳從高屏溪九曲堂引水入源頭,沿線水道穿越高雄縣市,連接高雄市三條主要河川: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以及高雄縣的鳳山溪。 沿途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蓮池潭等面積達9760餘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日治時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