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曹公圳九曲堂取入口堰堤

在鳳山縣城以西,位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畔的「九曲桶」﹝舊稱九腳桶,今天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堂─九曲村及久堂村,是高雄平原重要灌溉水道─「曹公圳」的引水閘口所在。曹公圳是在1838年(清道光18年),由當時才到任一年的鳳山知縣曹謹(曹公名曹謹字懷樸,河南省人)規劃開鑿,在他任內利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水利,共完成了圳道四萬餘丈,可被灌溉的農田達四千五百多甲。帶給地方富庶,臺灣知府 熊一本將水圳命名為「曹公圳」。後續的接任者,繼續將曹公圳的輸水網絡擴大,結合高雄平原上原有的湖埤,最遠可達今天的楠梓地區,促進了早年鳳山地區農業的蓬勃發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日治時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