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州廳明信片

1920年(大正9年)臺灣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將今日的高雄市、高雄縣與屏東縣的區域,合併改置高雄州,州治設在高雄市,最早的州廳辦公室,位於今日高雄市五福四路與鼓山一路的交叉口,即市警局鼓山分局的所在地。早期因鼓山到西子灣一帶人口眾多,火車也走濱線到鼓山為總站,因此州廳先設於此,算是早期高雄市發展的象徵。可是在1920年(大正9年)之後,因高雄港修成,工商業發達,大量外來人口湧進高雄市,地狹人稠的西子灣與鼓山一帶,已經無法擔任高雄市未來發展的重任。1921年(大正10年)因應著打狗築港計畫逐步完成後,人口與產業的快速成長,高雄州告示第19號再度公佈「高雄街市區擴大計劃」,預期30年後(1945年)計畫人口達116,000人。將原「高雄街市區計畫」範圍擴大至高雄川以東之前金、苓雅寮等地區,計畫面積約900公頃。此段期間最重大的事件,即高雄州廳移設至前金區的高雄地方法院現址,配合辦理變更計畫,從而帶動市區向東朝向前金發展,市區內、外公車開始營運,人口快速成長,原在鼓山的高雄車站設備不敷使用,加以鐵路兩側市區蓬勃發展,影響交通行車安全,遂有遷建高雄車站之議。1932年(昭和7年)公佈「大高雄都市計畫」,至此大高雄都市計畫的輪廓已完成。1931年(昭和6年)新建的高雄州廳落成,是一棟座落在愛河畔的羅馬式與日本式混合的宏偉建築,代表著大高雄發展的新氣象,戰後被改制成高雄地方法院,直到1988年(民國77年)才拆除重建。依這張圖片的建築式樣來看,這是在鼓山時期的舊州廳,而非遷至愛河畔後的新州廳圖片,可能是比較早期的州廳宣傳品。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