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邑舊城城隍廟中元普渡-3

鳳邑舊城城隍廟中元普渡-3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鳳邑舊城城隍廟中元普渡-3

本影像為2017年(民國106年)農曆7月半時,鳳邑舊城城隍廟舉行之中元普渡。 鳳邑舊城城隍廟又稱「舊城城隍廟」或「左營城隍廟」,為蓮池潭周邊宗教重鎮,位於左營區店仔頂路1號。本廟主奉鳳山縣城隍勅封顯佑伯,配祀的則包括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謝將軍、范將軍、牛將軍、馬將軍、日遊神、夜遊神、文判官、武判官、功德爺、司爺、虎爺等。「舊城城隍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4年(康熙43年)的康熙年間,當時鳳山縣衙門始建,設有草寮祭祀鳳山縣城隍爺。在鳳山知縣李丕煜號召下,又於1718年(康熙57年)在興隆庄北郊興建城隍廟。林爽文事件之後,鳳山縣治遷往新城,於是位於舊城裡的城隍廟一度稱為「興隆城隍廟」。直到知縣吳兆麟於1800年(嘉慶5年)在新城鳳儀書院旁另建新城隍廟後,「興隆城隍廟」才得到舊城城隍廟的名稱。事後舊城城隍廟曾於1793年(乾隆58年)、1856年(咸豐6年)、1946年(民國35年)與1962年(民國51年)經歷過四次大規模整修。 根據李橙安的調查,每年7月20日,「舊城城隍廟」都會進行普渡法會,以超渡世間亡魂。儀式以道教科儀或民間習俗為主。由城隍廟管理委員會準備豬隻與主要祭品,與事者準備鮮花素果、三牲、金銀紙錢等。普渡活動於7月19日下午即展開,先進行內壇佈置與「鬧廳」。20日上午6點,舉行「起鼓發表請神」儀式,請城隍與諸神明降臨,並進行開光儀式。接下來則為誦經儀式。下午4點,至廟口進行「放燄口」儀式,又稱「蒙山施食」,將廟方準備的祭品拋至壇下,象徵布施予眾鬼。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盧昱瑞
日期
年代: 2017年9月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