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龜形陰刻粿印

-1:粿印又稱龜印、粿模或粿印,製作糕餅或紅龜粿時所用的印模,早期農村社會中是生活必備的用具,每逢年節廟慶、祭祖婚慶,家家戶戶都會自製代表吉祥、長壽、豐收的各式造型糕或粿。傳統粿模以木材刻製居多,傳統以「一樟、二芎、三蒲薑、四苦苓」為常用材質。此粿印由樟木刻製,採一體成形,印模上赭色漆,正面陰刻橢圓草紋邊框,內一「壽」字背甲、頭首朝上烏龜。反面陰刻一「壽」字,頭首朝上雙連烏龜,左右兩側為陰刻銅錢與魚。粿印,可謂是早期居民將藝術與生活合而為一的常民用品。 -2:粿印又稱龜印、粿模或粿印,製作糕餅或紅龜粿時所用的印模,早期農村社會中是生活必備的用具,每逢年節廟慶、祭祖婚慶,家家戶戶都會自製代表吉祥、長壽、豐收的各式造型糕或粿。傳統粿模以木材刻製居多。 此粿印由樟木刻製,採一體成形,握把為上方內縮方柱體,方柱上一串穿小洞,用於垂掛。正面陰刻一「壽」字背甲、頭首朝下橢圓形烏龜。反面陰刻一圓形邊框,內為蒂朝下的花草紋壽桃。一側邊為陰刻銅錢,另一側邊無裝飾,刻花典雅不浮誇,樸實中藏有鄉土文化。 -3:粿印又稱龜印、粿模或粿印,製作糕餅或紅龜粿時所用的印模,早期農村社會中是生活必備的用具,每逢年節廟慶、祭祖婚慶,家家戶戶都會自製代表吉祥、長壽、豐收的各式造型糕或粿。傳統粿模以木材刻製居多。 此粿印印模與握把採不同材質,分開製作再組裝而成,正面陰刻一「壽」字背甲、頭首朝下橢圓形烏龜,反面陰刻一壽桃,但桃子內的紋飾已磨損,而無法辨識。龜印一側邊為陰刻連錢紋,另一側邊陰刻魚紋。此龜印表面磨損嚴重,雕刻圖案已變得模糊,雖長時間被使用,圖案仍依稀可見。原有握把斷裂,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45年10月25日後(光復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