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褐釉陶罐、-2:陶胎褐釉罐

-1:褐釉陶罐,本器特徵為小口,厚唇,圓肩,肩部有支圈紋,器身上半壓印圓點,繼以三條弦紋,以下斜收,凹底。器身施黃褐色釉。器身壓印之圓點紋,俗稱「米粒紋」或「和尚頭」,為苗栗「廣福」窯常見紋飾,是臺灣早期製酒業常用之陶器。製作技法:泥條盤築,高溫燒成。 -2:陶胎褐釉罐,小口,厚唇,圓肩,器壁像向下斜收,器身有三處窯砂沾黏痕,凹底。 器身上半壓印垂直短線紋裝飾,肩部方框壓印陽文「和」、「48」字款,器身中段壓印四處對稱「紅露酒」款,外壁施黃褐釉,內部滿釉。 本器為1959年臺灣苗栗和興陶器工廠生產的高溫硬陶容器,類似特徵的陶罐在戰後臺灣大量生產,專門供應製酒業所需。此類陶罐雖為近現代製品,但其造形與紋飾實為延續清代臺灣常見之大陸輸入陶器。製作技法:泥條盤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1950至196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