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國泉州傀儡戲偶─紅猴

本件文物「懸絲傀儡戲偶-紅猴」(文物編號Mr-0051,原序號3428),原為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之收藏,於1999年捐贈予台北偶戲館。傀儡戲偶係由提線板(鈎牌)、偶頭、籠腹、四肢、服飾、帽盔與道具等組成。此文物約為1930年代於中國製作。 本件戲偶可分為偶頭、偶身、手腳與提線板等部分,偶頭以木料雕刻製作,臉型作年輕男性面相,額頭凸出,眉毛繪製成上揚捲眉,眉心雕刻H字形線條作皺眉貌。眼部為圓形瞪眼,鼻部寬扁,嘴部寬厚呈抿嘴貌,下顎呈寬大戽斗。頭部作半圓形碗狀內縮,並雕刻有圓髻,可頂戴帽盔。其耳上兩側帶有短竹籤,為提線與帽盔繫繩綁結處。偶頭面部粉妝紅色,頭髮為黑色,另以白、黑與紅色描繪五官線條。 偶身以竹籠作內體,四肢則以圓棒狀紙捲或麻繩、布條作骨架。偶身穿著紅色戰甲,內裏處以原色棉布襯底,表面主要以藍、白、綠、黑等色布料採貼布技法與各色繡線,以及金蔥線圈金刺繡裝飾。前胸處貼布如意雲頭,並綁結有淺綠色緞帶。肩甲與裙甲作獅頭銜甲樣式,表面以壽字紋裝飾,並邊飾有各式花朵連枝、卷紋等多種圖樣。腰部作獅頭造型,下身為雙層裙甲樣式,底緣處綴飾有淺綠色流蘇。後背處另裝飾有四蝠團花圖樣。手腳亦以木料雕刻,雙手呈膚色,作文手樣式,下身內著茶褐色棉布長褲,腳部為黑色厚底官靴款式。 戲偶以黑色棉線與木製提線板相連,前端呈長方形板面,頂面兩側斜削帶有突起稜脊,周邊鑽挖圓孔固定線頭,後端延伸出圓棒形握把,板面立有椏枝木條掛鉤。 委託撰寫-玖博藝文有限公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3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台北偶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