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布袋戲偶─孫悟空

本件戲偶為猴頭角色,主要由「頭」、「身」、「足」所組成,雜角根據五官和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偶頭自太陽穴突起,面部形似由字臉、額部有額紋皺、兩頰帶腮笑紋、眼呈黃底杏目、眼臉深邃清晰、人中較長,嘴部微突,顏料勾繪W型唇、塌鼻、鼻頭圓潤。頭箍隨偶頭雕刻而成,原應有配戴盔帽等物。    袍仔,其樣式據源自清代騎射需求的「四開衩袍」,經藝術美化而成的輕便戎服,平劇稱為「箭衣」。該衣飾為袍仔式樣,桃底寬袍直袖,立領大襟,領襟由紅綠雙色拚縫而成,衣身兩側開岔,高及至腰腹處,前後擺下方拼縫藍色衣擺。袖緣處綴有淺藍邊裝飾,前後衣心亦綴有同色寶劍頭造型邊飾。衣心處以黃色絲縧打結,末端綴有鬚穗,名曰「揹縧子」,表示練武服飾。    下著襯褲與鞋靴相連接,後者以木料雕刻而成,為黑色厚底官靴樣式。本物件手部覆以紅色顏料,以白色顏料勾繪出指節,並作握拳狀之「武手」,拳眼有孔洞,用以插入各式道具及武器。 本件戲偶為「孫悟空」,出自《西遊記》,為明代的章回神魔小說。人物形象鮮明,猴頭造型精緻,衣著袍仔、束有袢胸(揹縧子),因袍仔造型簡潔輕便,不僅可凸顯角色矯健英武的氣質,亦象徵練武之人。    雜角,是指無法被歸類到生旦淨末丑的「其他」角色,如神仙、佛道、魁怪、動物偶頭等相當多元。角色分類大致與傳統行當相同,可分為生、花、丑三類,其中女性角色由旦角中取用即可,故未含旦角。 委託撰寫-禾勤藝術有限公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台北偶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