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布袋戲偶─野狐怪

本件戲偶屬神怪角色,主要由「頭」、「身」、「足」所組成,根據五官和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面部以花臉表現,繪有墨綠、白、黑、紅等顏色組成臉譜,頭上戴有金箍,表示其為修道之人具有高強法力,面目猙獰,突眼裂嘴、獠牙露出,耳上植有兩搓天然毛髮,眼部及額頭以黑色臉譜凸顯人物表情張力。 該衣飾為袍仔式樣,寬袖立領,此款服裝多為習武之人所穿。青綠地印花布,襟口與袖口做素面橘色緞面滾邊,並綴有兩條橘色長飄帶,飄帶上以圈金繡有如意紋,下著襯褲與鞋靴相連接,後者以木料雕刻而成,為黑色厚底官靴樣式。 傳統戲偶的手稱為「尪仔手」,分為「文手」及「武手」。本物件手部無彩繪,為握拳狀之「武手」,拳眼有孔洞,用以插入各式道具及武器。 本件戲偶為「野狐怪」,為雜角中之神怪角色。這類「怪頭」多為鬼怪角色,各類精怪頭部特徵表現多樣,類似角色有著陰陽臉或素面狐狸公、狐狸母、持捲支袍、六角錘的怪頭等等。 委託撰寫-禾勤藝術有限公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台北偶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