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布袋戲偶─瓢仔面

本件戲偶為男性角色,主要由「頭」、「身」、「足」所組成,丑角根據五官和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偶頭自兩顴向外突出,腮肌發達,面部屬上削下方的由字臉、眉型稀疏下垂、眼呈下垂鼠目,眼尾下垂如八字、顏料勾繪上翹闊嘴,露出微凸八齒、繪以灰色板寸頭。    八卦衣,專屬於神仙或有道術之士,款式同開氅,因刺繡太極八卦紋樣而得名。該衣飾為八卦衣式樣,玄底大袖寬身,交領大襟,兩側開衩,前後有擺,袖裉下有白底印花氅擺。腰系桃色腰梁,梁上繡盤長、花卉等紋樣,並綴有兩條同色長飄帶。通身繡有紋飾,前後衣心綴有圈金繡太極兩儀圖,其餘部分對稱繡八卦紋,與主紋樣恰好構成一幅完整太極圖,極富道家色彩。    下著襯褲與鞋靴相連接,後者以木料雕刻而成,為黑色厚底官靴樣式。傳統戲偶的手稱為「尪仔手」,分為「文手」及「武手」。本物件手部覆以膚色顏料,以紅色顏料勾繪出指節,並作握拳狀之「武手」,拳眼有孔洞,用以插入各式道具及武器。 本件戲偶為「瓢仔面」,為「七丑」之一。面部光潔無髯,作青年男性造型,面部顴肌突出,兩腮發達,因面部上窄下闊型如瓢瓜,故而得名。衣著八卦衣、眉尾下垂、眼呈三角狀鼠目、唇齒外凸如暴牙,面相醜陋詼諧,多扮演家丁、打手等角色。 委託撰寫-禾勤藝術有限公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30/4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台北偶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