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布袋戲偶-開面旦

本件戲偶為女性角色,主要由「頭」、「身」、「足」所組成,旦角根據五官、髮型、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偶頭面部呈鵝蛋臉、額型飽滿光潔、細長柳葉眉、眼呈丹鳳目、顏料勾繪小巧朱唇、鼻樑窄小,頭髮為合成髮絲手工植毛,額髮與鬢髮相合,後梳成圓髻並以紅彩絲固定之,紅彩絲沿著圓髻與髮絲交雜並沿伸成長辮,雙耳戴銅錢樣式耳環。 女帔,其樣式源自明代貴族婦女之禮服「褙子」,後經演變美化完成。該衣飾為女帔式樣,亮綠色斜襟式上衣,搭配亮紅褲子的短女帔款式,兩側開岔,衣身稍短僅過膝,袖緣處綴有白邊。 下著紅褲與鞋靴相連接,褲腳綴有亮綠邊。鞋靴為木製三寸弓鞋樣貌。傳統戲偶的手稱為「尪仔手」,分為「文手」及「武手」。女旦多屬「文手」,本物件手部手部覆以膚色顏料,纖細手指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併攏,僅可做直、彎等動作。本件僅剩左手部有可彎曲四指。 本件戲偶為「開面旦」,為二十至三十歲左右的已婚婦女,多為賢妻良母的正面形象。因頭髮由中間分梳至腦後盤成髮髻,露出光潔額頭,未有瀏海,顯得落落大方故而得名。身著典雅樸素的女帔,搭配素淨妝面,神韻中具備賢良淑德的品德,符合儒家傳統的女性典範。 委託撰寫-禾勤藝術有限公司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20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台北偶戲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