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坑老街」屬清代傳統步廊式街屋,雖短短百米,卻是北臺灣較早、保留較完整的傳統客家聚落。
街屋本體的牆身材料為「土埆」,屋身構架為「硬山擱檁」:屋頂木構架上的桁檁直接擱在山牆上,乃街屋常見的一種構架方式;步廊間的石雕柱礎呈現樸實的風格。
三坑子位處大漢溪河階地,清代大漢溪航運發達,當時關西、楊梅等內陸聚落與萬華、淡水等港埠間的貨物轉運即是靠「三坑子」,市況繁榮,也是龍潭最早的聚落,人稱「龍潭第一街」。到了日治時期修築桃園大圳,大批日籍工程人員進駐,老街更為熱鬧。但大圳完工後,大漢溪水位驟降、淤淺,加以陸運興起,三坑子轉運功能漸失、日漸蕭瑟,獨留老街見證昔日盛況。
街上的「川盛信記商店」,老屋店住兩用,老招牌上還寫著日文的櫻花啤酒(サクラビール)字樣。
老街入口前有一湧泉池,人稱「黑白洗」,行經此地,不妨掬一把清水「黑白洗」一番,再漫步入街,細品百年老街風貌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