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廣福宮座落離三元宮約400公尺的興豐公園一隅,福德正神在此護佑地方長達200年以上,據大正5年(1916)的寺廟調查資料顯示,廣福宮位於桃澗堡八塊厝庄四百四十四番地,創立於乾隆45年(1780),祭祀範圍為八塊厝庄民三千餘人。
目前廟前立有石碑,原記載當年捐獻名錄,字跡多已模糊,仍可見刻有「乾隆辛丑年冬」字樣,辛丑年為乾隆46年(1781),印證了創廟的歷史。
廣福宮建立之初以石碑刻字為神,直到大正14年(1925),地方人士利用三元宮重修完竣後所餘石材,將廣福宮略加修補,並以小神像取代刻石。今廟內的廣福宮改建前舊照片,可見當時的純樸樣貌。民國68年(1979)眾信士倡議並重建,廣福宮有了嶄新面貌,新廟廟身單開間,天花板彩繪有舞獅滾繡球;目前廣福宮融入鄰里公園,成為都市空間的一環。
隨著都市化發展,舊有的八塊厝紋理已難復見,但從廣福宮的存在,保留先民拓墾的印記,並繼續扮演守護地方信眾心靈的角色。

01.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