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張照片是民國50年代七股磚窯廠的影像,係照片提供者陳怡璇外公與人合夥經營的中邦窯業公司七股磚廠,位在今七股區大埕里。影像最前方是成堆的磚胚,其後是冒煙的高大煙囪。最後面及是窯廠。從外觀看該磚窯屬八卦窯,日治末期,八卦窯由紅磚業者引進。早期,八卦窯大多集中在中部以南。但因窯體所佔面積相當龐大,發展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被「隧道窯」取代。特色是第一次窯內起火時由窯內起火,必須搭起土牆起火後,以煤粉為主要燃料,由窯蓋上方的投柴孔倒入前面正在裝窯的人,用報紙隔開正在窯燒的窯室,才不會被煙燻到。 當溫度逐漸上升,紙也被燒掉,窯室自然相通。此時,後面的窯室,早就燒好冷卻的紅磚,又可以同時出窯。
早年磚塊是蓋房子主要建材之一,隨著時代演進,鋼骨、混凝土等結構技術的出現,磚窯業逐漸沒落。七股磚窯廠已不存在,近年原址已興建孔雀山莊,歐式建築,搭配周圍田園風光,吸引遊客造訪。
早年磚塊是蓋房子主要建材之一,隨著時代演進,鋼骨、混凝土等結構技術的出現,磚窯業逐漸沒落。七股磚窯廠已不存在,近年原址已興建孔雀山莊,歐式建築,搭配周圍田園風光,吸引遊客造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