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市區或在鄉下,常可見移動的攤販,售賣的物品有食物、服飾、玩具等。本張照片即是民國56年(1967)在今臺南市後壁區長安里安溪寮新月理髮廳對面的路邊攤,販賣柑仔糖。柑仔糖它是一種有紅、黃、橘、綠等顏色的糖果球,表面有像西瓜一般的白色相間條紋,外面黏滿白糖,金柑糖、金柑仔糖、柑仔糖都是同樣的東西,那時侯家家戶戶都有一大堆小朋友,別看小孩的力氣小,搬運稻草、甘藷、花生等較輕的農作物,一堆小孩齊動手,工作很快就完成,答謝小孩的禮物就是每人發兩顆柑仔糖,那種甜蜜蜜,吸到最後嘴唇快破皮的感覺至是許多人共同的回味。
擺攤位的阿伯因意外而僅剩一隻手,無法從事粗重工作,所以在住家附近擺攤位販賣柑仔糖;也有抽紙牌,一次一角,有大小獎品,也可玩戳戳樂用指頭挖紙洞,花樣琳瑯滿目,是小朋友的最愛。影像中牽著小孩的是照片提供者林水文,當時才17、8歲;遠處有多人聚集的店家是勝利冰枝店。
擺攤位的阿伯因意外而僅剩一隻手,無法從事粗重工作,所以在住家附近擺攤位販賣柑仔糖;也有抽紙牌,一次一角,有大小獎品,也可玩戳戳樂用指頭挖紙洞,花樣琳瑯滿目,是小朋友的最愛。影像中牽著小孩的是照片提供者林水文,當時才17、8歲;遠處有多人聚集的店家是勝利冰枝店。


